来源:南京日报 编辑:祁锋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要勇于创新,坚持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发挥协同联动的整体优势,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
创新,是第一动力。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融合机器人、数字化、新材料的先进制造技术加速推进制造业向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转型,更显创新之力。
作为东部制造业重镇,南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持创新,践行“让制造更聪明”的使命。
创新制度,助推先进制造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近日,南京出台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力争到2022年把南京打造成为全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先导区和产业示范区。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对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先进制造业,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记者注意到,为完成既定目标,行动计划提出,由市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各项工作,并将工业互联网纳入产业链“链长制”强链补链工作方案,各区、开发区应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组织机构及工作推进机制,主动与市级部门对接,形成市区联动工作合力。
近年来,制度创新成为南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支撑。特别是今年以来,面对疫情“黑天鹅”和“逆全球化”浪潮等诸多不利影响,立足新发展格局,创新实施“链长制”,是应对挑战的创新探索,是强化产业链责任的制度创新,更体现政府的责任与担当。
打造优势产业链,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南京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推进产业链自主可控强链补链的创新举措,就是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并为全国服务的产业链供应链。
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新能源汽车等五大产业地标行动计划;出台“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成立市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推动建设世界级数字经济名城;实施由市领导挂帅的八大产业链“链长制”工作体系……在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前进道路上,南京在创新名城建设统揽下,不断推动制度创新,改革工作机制,着力构建新形势下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提升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助推先进制造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创新应用,打造“试验场”激发新活力
新发展格局下,随着人工智能、5G、大数据、新材料、生命科学等技术逐步成熟,产业化正进入成熟期,应用场景建设将成为塑造南京更多先发优势的重要环节。
近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公布了首批13个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试验区)名单,南京5G网联无人机基地成功入选,成为全国首批、全省首个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试验区)。
该项目是南京今年发布的首批17个应用场景之一。
市新产业推进办(产业链推进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应用场景是市委市政府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组合拳”的一部分,就是要以此创造新的需求、激发新的活力,打造底层技术和应用协同的“试验场”,让新技术、好想法成为新产品、新应用、新可能。
据了解,2020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以智能制造产业链、创新链、生态链为主线,设置五大展区,其中,智能制造示范应用展区聚焦我省重点打造的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30条优势产业链以及南京八大产业链,展示智能制造在智能电网、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农业装备等重点领域的应用范例,为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提供创新应用标杆。
目前,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钢铁公司等1400余家企业已报名参展。
创新产品,推动创新成果签下市场第一单
11月10日,南京公示首批经创新产品评价的产品名单,共计60余个创新产品上榜。“此次上榜公示的产品,全部来自南京八大产业链龙头企业等的创新成果。”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一批智能制造领域入围产品中,江苏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研发的与人共融轻型协作机器人榜上有名。公司董事长骆敏舟介绍,这款机器人不仅应用范围广,而且售价只有6万多元,相当于进口产品价格的1/3,其中作为核心部件的电机实现自主研制,成本不到400元,而进口的电机要7000多元,是一款可替代进口的机器人产品。
“推动创新产品的市场应用,是南京强链补链的重要一环。”今年8月,南京出台“创新产品认定办法”,首次对创新产品认定提出的系统性管理办法,从技术、品牌、质量等角度对产品提出明确要求,坚决避免“伪币驱逐良币”。据了解,接下来,相关部门将为这些创新产品提供专场推介、供需方点对点对接等系列服务,帮助企业打通市场推广最后环节,推动创新成果签下市场第一单。
记者注意到,在进入公示的60余个创新产品中,有13个产品出自南京新型研发机构或其孵化企业。
近年来,南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121”战略,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营造更优的创新生态,面向智能制造企业征集创新装备和创新产品,通过后纳入《南京市创新产品推广示范推荐目录》,引导示范应用。目前,全市已累积培育新型研发机构超400家,孵化招引科技企业超6000家,独角兽、瞪羚企业总数达422家,智能制造产业规模有了大幅跃升,为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以携带创新成果参与本次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的中兴通讯为例,随着5G对制造业的赋能效用开始凸显,中兴通讯不断研究探索5G+智能制造应用场景及5G工业标准,通过“5G+工业园区”云计算和数字孪生技术,开发了5G扫地机器人、5G巡逻机器人、机器视觉质量检测、云化AGV等5G工业技术。同时,中兴通讯不断探索,融合基础设施等建设,推动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为客户和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南京明确,未来几年,将继续从实际问题出发,创新制度机制,以系统性思维激发整座城市的创新能力,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率先形成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增长方式,真正把南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
南报融媒体记者 徐宁
来源:南京日报 编辑:祁锋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8月9日,两位专家向记者展示了一张照片新证,证明《南京照相馆》主角原型罗瑾所在的华东照相馆真实存在!这张首次发现的照片,画面内容是汪伪“中央储备银行员生训练所第一期受训员生同学会全体摄影”,它印证了华东照相馆跟日伪有业务上的往来,也就是说罗瑾加印日军拍摄照片完全合乎逻辑且证言可靠。进一步佐证“京字第一号”物证许多人都知道正在热映的电影《南京照相馆》源自真实故事,电影中的“吉祥照相馆”,其原型是位于南京长江路估衣廊一带的华东照相馆。1937年12月日军侵占南京时,15岁的罗瑾正...
为提升防汛抢险、应急救援和协同作战能力,有效应对汛期可能出现的紧急任务,近日,南京市公安局江北新区分局组织了一场实战演练,通过警情模拟处置全面检验“水陆空”立体化救援体系运行效果,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现场,专业教官结合水上抢险救援工作特点和实战需求,模拟真实救援场景,制定详尽训练计划,开展了无人机抛投牵引救援、O型救援、抛投救援、心肺复苏等科目训练,并重点讲解了自我保护技巧和救援装备使用规范。“救救我,救救我...
为深入践行“以人为本”理念,精准服务一线职工需求,六合区城乡建设局工会携手区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站工会、南京建力测绘勘察院有限公司工会,开展夏季安康“三送”共建活动,通过资源整合与职能互补,为建筑行业职工送去“清凉礼包”“安全锦囊”与“法治盾牌”,筑牢高温季安全生产防线。清凉物资精准送达,关怀直抵一线。活动首站聚焦高温作业一线,为职工们送去了精心准备的“清凉礼包”。这些礼包中包含了矿泉水、清凉饮料、毛巾、肥皂以及人丹、藿香...
许倬云的代表作《西周史》启发了人们重新认识西周分封制,即“分封”并非“裂土封侯”。西周分封打破了上古以来人们按氏族集聚的状况,将不同氏族整合为新的地域性群体,并通过“周礼”构建文化联系,形成了超越地域的共同体观念,为后世秦汉大一统奠定基础。在南京市博物总馆,馆藏的西周青铜器——梁其钟就是一件我们了解西周分封制的重要实物。梁其钟上世纪40年代出土于陕西省扶风县任家村窖藏,应有8件,现存5件,散存于国内外数家博物馆,其中一...
8月8日凌晨,南京绕城公路玉兰路隧道至铁心桥服务区路段机械轰鸣。60余名养护工人奋战在170℃的沥青旁,汗水浸透的工装紧贴后背。为避开车流高峰与极端高温,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公路部门将养护作业调整至夜间,在灼热路面上争分夺秒。记者现场看到,G42绕城公路半幅路面被隔离出700米作业区,2台摊铺机、6台压路机连轴运转。养护科副科长朱宏亮介绍,此次施工路段为双向K299-K303+750段,全长4.75公里,主要处治车辙、网裂...
创业路上察趋势、选赛道、组团队、找风投,创业势头正劲,企业发展良好,这就觉得满足了?记者从南京市人社局获悉,在南京市行政范围内创立的青年大学生创业企业,2016年1月1日后与风险投资机构签订投资协议且符合相关条件的,可按单个项目融资总额的10%,最高30万元给予配套支持。那么,哪些企业符合申报条件呢? 记者了解到,申报企业需满足以下条件。对于创业企业,申报企业法人需为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或毕业5年内高校毕业生,以及留学...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