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千头万绪,“网格”与“党建”无疑是最为关键的落笔。南京六合区马鞍街道黄赵村以村民需求为核心,紧扣“巡、访、记、报、做”五个环节做实网格治理模式,党建引领与网格治理相结合,构建闭环式治理模式,让“小网格”托起“大民生”。
“巡” 字筑基,织密安全防护网
进组巡查是保障民生安全的重要方式。黄赵村将网格员队伍打造为“移动监测哨”,对“九小场所”、出租屋等重点区域开展全覆盖排查,重点关注消防通道畅通、消防设施完备等安全细节。今年以来,累计排查整改安全隐患27处,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活动6场。
同时,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村里组织党员志愿者深入网格,聚焦独居老人、残障群体等重点人群,开展 “敲门行动”。党员志愿者定期上门检查水电安全、了解生活需求。独居老人李大爷感慨道:“党员志愿者经常来帮助检查煤气、家电,让我住得安心又暖心。”党员们的暖心行动,为特殊群体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安全防护墙。
“访” 字开路,畅通民意连心桥
入户走访是梳理服务清单的重要途径。黄赵村组织党员网格员定期深入群众,听民声、察民情、问民意。今年以来,累计走访群众 3000 余人次,梳理形成民生诉求清单 178 条,疏通抗旱渠道452米、维修路灯37盏、更换厕所盖板46块、开展送戏下乡1次,开展送春联、包粽子、美丽庭院等传统文化活动10余次。涵盖了农田灌溉、基础设施修缮、环境卫生整治、文体活动等多个领域。
“记” 字为要,构建问题闭环链
业精于记是高效服务群众的重要措施。黄赵村构建了“线上 + 线下”双线记录机制。7个网格微信群成为村民反映问题的“线上窗口”,“下水道阻塞了,请网格员处理一下”“家里老人社保卡掉了,怎么补办”…… 网格员每日收集整理这些群众诉求,将其转化为 “行动清单”。
今年以来,通过双线记录机制,累计解决安全隐患、民生问题 120 余件,办结率达 98%。村民张大爷对此深有感触:“以前有问题不知道找谁,现在在网格群里说一声,网格员马上就来解决,方便又高效。”
“报” 字增效,提升治理执行力
上传下达是解决群众问题的重要方法。对日常工作中的小问题,坚持就地解决;对需要多方协同的复杂问题,第一时间上报村领导,并联动街道相关部门联合处理。落实反馈机制,确保解决过程全部透明、解决进展全程跟进。群众的参与感和信任度不断提升。
“做” 字落脚,彰显为民服务情
务实重干是服务民生需求的重要准则。黄赵村紧扣 “民需在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 的治理逻辑,坚持以“问题解决度”“群众满意度”为标尺,将“网格清单”、“12345”工单转化为“民生清单”。针对村民反映问题,网格员联动专业维修队4小时内到场,24小时内办结,用“速度”换“温度”。
针对特殊群体,黄赵村组建了以“党员+网格员+志愿者”的服务队伍,开展“每周一访、每月一助”精准帮扶活动。通过心理辅导、生活照料等服务,切实解决特殊群体的实际困难,让民生服务更有质感、更有温度。
黄赵村将继续深化“网格 + 党建”模式,把“问题清单”转化为“解题清单”,把“被动响应”变为“主动服务”,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精准化水平,为推进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南京夜生活/紫牛新闻记者 陈勇 通讯员 马鞍轩
校对 胡妍璐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