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市玄武区那间温馨的爱宠坊里,记者见到了店主王怡丹。她正专注地操持着手中的电剪,为一只毛茸茸的小可爱修剪毛发。放下电剪,她抬眼,眼中满是温柔与坚定,缓缓道出:“我大概从事这个行业有十年了,要说为什么会接触这一行,其实很简单——从小就特别喜欢小动物,这份喜爱就像一颗种子,在心里慢慢生根发芽,后来就一直走了下来。”
专业洗护:给凶猫洗澡,要懂得如何给动物做心理疏导
在多数人眼中,宠物美容师这个职业充满了可爱与温馨,每天都能与各种萌态可掬的动物相伴。然而,王怡丹却坦言:“我们这个行业风险其实挺大的,遇到凶猫凶狗是比较常见的事情。”但她并未因此退缩,当面对这些“凶悍”的小家伙时,宠物美容师们不会拒绝为它们服务,而是凭借专业的方式方法,耐心地帮助猫猫们进行心理疏导,进而为它们完成洗澡等护理工作。
王怡丹每天都要与凶猫凶狗“过招”,其中的惊险程度远超常人想象。“抓人、挠人、咬人,甚至飞起来攻击,”她列举着这些危险场景,脸上却没有丝毫畏惧,“最难的是控制,人受伤几率很大,同时猫猫受伤也会很严重。”
为了确保给凶猫洗澡的过程能够顺利进行,王怡丹在每次操作前都会做足准备。她会先和主人深入交谈,详细了解猫以前洗澡的经历,从中探寻可能影响猫咪情绪的因素;接着,仔细观察猫猫的状态,让它先在熟悉的环境中放松下来;同时,根据猫咪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工具,避免因工具不当刺激到猫咪。
险象丛生:受过最严重的伤是整只手被咬穿
但即使做好充分的准备,难免还是会有意外发生,“我受过最严重的伤是整只手被咬穿,”王怡丹摊开掌心,露出浅浅瘢痕,“当时经验不足,手心、手指全被猫牙贯穿。现在你看,旧疤还在。”王怡丹还调侃道:“一个合格的宠物美容师手上都会有几道疤痕。”
当遇到情绪紧张的猫时,王怡丹有着一套独特而有效的方法。她不会急于伸手去触碰猫咪,而是先静静地站在一旁,仔细观察猫咪进门后的第一反应。尾巴是夹紧还是微微摆动,耳朵是平贴还是稍稍前倾,这些细微的细节就像一把把钥匙,能让她对猫咪的紧张程度有初步的判断。
待猫咪的脚步逐渐放缓,王怡丹会拿出一小块平时常喂的冻干,轻轻放在脚边。食物那诱人的味道就像一根无形的线,悄悄地将“到店”与“好事”联系在一起,让猫咪逐渐放松警惕。若此时猫咪突然哈气、炸毛,表现出强烈的抗拒,王怡丹便会立刻停下所有动作,迅速而轻柔地给它套上柔软的伊丽莎白圈,防止它因过度挣扎而受伤,同时快速而轻巧地剪掉它过长的指甲,既保护了工作人员,也避免了猫咪在挣扎中划伤自己。
对于那些极度警觉的猫咪,王怡丹会打开一间安静的小单间,把灯光调暗、音乐关掉,为猫咪营造一个宁静、舒适的环境,让它单独待上半小时甚至更久,直到它愿意小心翼翼地探头出来嗅闻空气。再次靠近时,她只用指腹顺着猫咪下巴、耳根这些它最喜欢的“放松点”轻轻挠动,节奏缓慢而温柔。她补充说,这套流程对狗同样有效,只是猫的听觉更加敏锐,吹风机、门铃的音量都要再降一格,动作幅度也要收得更小,以免惊吓到它们。
溯源析因:探究“凶猫”,解密性格悲剧成因
在大量一线案例与动物行为学研究的交叉验证下,一个被反复证实却常被忽视的事实逐渐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所谓“凶猫”,极少源于先天基因,绝大多数是后天人为因素雕刻出的悲剧性格。
王怡丹用自己十年作为宠物美容师的丰富经验给出了有力的佐证——在她经手的“攻击记录”里,真正从小就表现出不可逆攻击行为的个体不足3%;而其余97%的“凶案现场”都能追溯到猫咪幼年之后的错误教养方式。一声突如其来的呵斥、一次为了“教训”而落下的手掌、一个被强行拖拽进洗澡盆的午后……这些在人类看来微不足道的瞬间,在猫咪高度敏感的记忆里却被无限放大,最终凝结为对人类的不信任乃至敌意。
猫的恐惧阈值远低于犬类,一次负面体验便足以在它们的脑海中建立起终身的条件反射。更棘手的是,猫科动物缺乏“服从”本能,它们不会像狗那样将惩罚解读为等级信号,而是把疼痛直接与“人”画上等号。于是,每一次“打一下让它长记性”的举动,都在强化它们心中一个可怕的认知:人类即危险。当这种认知累积到临界点,弓背、炸毛、飞扑就不再是简单的“脾气坏”,而是它们求生本能的极限表达。
小贴士:爱宠人士在家可以这样对待你的“炸毛”宠物
采访的最后,王怡丹的语气忽然变得郑重起来:“请各位养宠人记住——当你发现猫已经哈气、炸毛、背耳,就立刻停下所有动作,马上联系专业宠物美容师。”她指着自己手背上那道淡白的旧疤,眼神中满是关切,“别心疼一次洗护费,也别觉得自己能‘硬来’。猫一旦把‘洗澡=危险’写进记忆,下一次你连抱它进浴室都难;而你被抓伤后,打针、消炎、请假,花的钱和时间远比一次专业洗护多得多。让猫安全、让自己安全,这就是最省心的办法。”
在被问到被猫咪咬到或者抓到的时候会不会觉得委屈时,王女士说“很委屈,但从来没想过放弃,因为是真的喜欢。”她顿了顿,“我们心情不好,被猫狗咬了,抱一抱它们,就好了。”
摄影 林品闻 刘昕雨
通讯员 葛迅
南京夜生活/紫牛新闻记者 徐媛园
校对 石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