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佳节,南京洋溢甜蜜!记者从南京市民政局获悉,8月29日南京全天办理结婚登记1670对,其中跨省420对、跨市395对。南京多地推出特色主题活动,从玄武区百对新人手拉手奔向幸福到浦口区不老村“山水为证”,从“网红登记点”打卡到地铁“爱情专列”,新人们在一片浪漫与仪式感中,携手迈入婚姻殿堂。
9时30分,在玄武区婚姻登记处,记者见到了刚刚领证完毕的蒋先生和夏女士。尽管两人都是南京本地人,但仍提前半个月进行了预约。夏女士笑着说:“就怕抢不到名额!”在玄武区工作的蒋先生对该登记处早有耳闻,他补充说:“早就知道这里是‘网红’登记点,特别出片。”整个办证过程高效顺畅,仅耗时约五分钟。夏女士激动地表示:“现在特别开心,甚至有点难以置信。居然这么快就拿到了证。仿佛一瞬间,就把一辈子交托给他了。”
揪耳朵,听不听话!刚领完证的新人在玄武区民政局金陵浪漫中心结婚登记处拍照打卡。徐福庚 摄
今年七夕是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施行后的首个七夕,不仅可以全国范围内办理登记,也不再需要提供户口簿。10时,记者遇到了刚领完结婚证的重庆小伙小陈和山西姑娘小刘。小陈告诉记者,将人生重要仪式定于此处,不仅因玄武区是两人共同生活的地方,更因这里承载着他们相识、相恋的美好回忆。两人均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小陈为博士,小刘为硕士,在工作过程中相知相爱。谈及未来,她许下朴实而温暖的心愿:“希望我们健康、平安、快乐!”小陈也深情地说道:“今天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愿我们往后彼此包容、互相扶持,携手共度一生。”
记者从南京市民政局获悉,南京今日全天办理结婚登记1670对,其中跨省420对、跨市395对。为迎接这个特殊的日子,南京各地做足了准备,不仅在服务流程上优化升级,更在体验感上匠心独运。
上午9时,玄武湖公园玄武门中门前,近百对新人挽手站定,伴随着声声喜庆的锣鼓,由20位小花童引领穿越百年门楼,入目是湖光潋滟的美景,身侧是执手相伴的爱人,脚下是通往幸福的红毯。不远处,一座由桂花糕叠成的“步步糕”塔散发着甜甜香气,这是为新人们准备的“甜蜜关卡”,新人携手“登糕”寓意“爱情甜蜜蜜,生活步步高”。婚姻登记处前还精心设置了爱心拱门,与结婚证打卡立牌相映成趣,可供新人拍照留念,记录下珍贵的人生时刻。
南京玄武百对新人共赴“山水之约”。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宋宁 摄
这些创新服务不仅提升了新人的体验,也带来了显著的效果。当天,玄武区完成结婚登记办理超300对,较去年同期增长242%,其中,跨省、跨市通办占比近60%。
值得一提的是,玄武区婚姻登记处位于全国热门景区Top10的玄武湖公园环洲,今年5月9日正式启用,吸引了大量新人前来办理登记。目前,玄武区婚姻登记处“众创空间”也完成了提档升级,多家企业入驻,以空间资源置换公益服务模式,搭建“甜蜜经济”的集成载体,为新人提供优质便捷的一站式婚庆选择。金陵STYLE结婚登记处在周年之际推出“数字证婚人”服务,领证新人可参加C位大屏官宣,分享甜蜜,晒出幸福。
“前方到站金陵STYLE浪漫中心站,在此下车,遇见爱情。”地铁4号线“爱情专列”已经提前开出,车厢把手覆满了爱情的宣言,坐上这辆开往浪漫的地铁,就可以直达玄武湖东岸的金陵STYLE,感受古今交织的七夕盛会。今年七夕,金陵STYLE倾力打造的“囍市街”正式亮相,集结了21家摊位,打造以盲盒、陶艺、文创等内容为主的手作市集,情侣可以一起动手,把爱意凝结成一件件小玩意,镌刻专属于彼此的印记。
在浦口区,一场将婚姻登记与自然风光相融合的实践正在悄然展开。浦口区民政局与浦口江浦街道不老村合作设立的结婚登记点正式揭牌启用,30对新人成功在此登记领证,7对新人作为代表参加了集体颁证仪式。记者现场看到,不同于市区传统婚姻登记处的室内办公模式,不老村结婚登记点依托老山优良的生态资源,借助“白墙黛瓦、山水相依”的江南村落风貌,将登记服务融入自然,做到“山水为媒、自然为证”。今天在此领证的新人均获得了一份“爱意启航礼包”,里面包含了玫瑰、合卺葫芦、喜糖、福利彩票、跟拍服务及多家商户优惠券,首批开启了不老村的“甜蜜经济”。
不老村的“七夕送福·脆皮青年站起来”市集
在这个以“爱”为主题的日子里,南京没有忘记那些相濡以沫半个多世纪的伉俪们,为他们精心准备了一场穿越时光的温情典礼。在栖霞区的泰康之家·苏园,记者看到,在明制婚仪、亲友和“社区儿女”的见证中,南京11对携手半世纪以上的夫妇迎来了一场穿越时光的温情典礼。他们身着中式婚服,执手相望,步履缓缓。“却扇礼成,同牢合卺”,在司仪的引导下,长辈们一一完成传统婚仪环节。他们眼中闪烁的,不仅是对庄严仪式的期待,更是对彼此跨越山海仍紧握的手的笃定。
实习生 贺宁媛 南京夜生活论坛/紫牛新闻记者 董婉愉 闫春旭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