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午夜至8日凌晨,本年度最值得期待的天象——月全食在天象剧场上演,为我们带来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
记者从紫金山天文台了解到,这是时隔三年后,“红月亮”再次登临我国天幕,其中全食阶段更是持续83分钟,我国的观测条件极佳,不容错过。月食发生时,月球、地球、太阳运行至接近一条直线,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太阳投射在月球上的光完全被地球挡住,原本明亮的满月,此时将变得非常昏暗。由于地球大气层对太阳光的折射作用,其中波长最长的红光投射在月面上最多,因而出现“红月亮”的景象。月全食的主要过程及本次月全食的时刻分别为:半影食始 9月7日23:27,月球东边缘与地球半影相外切,此时月球开始逐渐进入地球半影,看起来月球会略微变暗。初亏 9月8日0:27,月球东边缘与地球本影相外切,此时开始月球会逐渐进入地球本影。食既 9月8日1:30,月球的西边缘与地球本影内切,月球刚好全部进入地球本影内,标志着全食阶段开始。食甚 9月8日2:12,月球的中心与地球本影的中心最近,这时月球看起来最暗。生光 9月8日2:53,月球东边缘与地球本影相内切,此时全食阶段结束。复圆 9月8日3:57,月球的西边缘与地球本影相外切,月球完全离开地球本影。半影食终 9月8日4:57,月球西边缘与地球半影相外切,月球完全离开地球半影,恢复原来的亮度。
只要天气条件允许,月全食用肉眼直接观测就可以,借助望远镜,还能够看到月球的环形山及地貌等特征。也可以利用数码相机进行拍摄记录,使用长焦镜头可拍出月面细节,如果追求大场景,则需要选择广角镜头。
为什么月亮会变成红色?记者从中国国家天文台了解到,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我们之所以能看到它是因为月球反射了太阳光。而这些反射光还要穿过地球大气层,经过散射和折射,最终传达到地面上被人眼所接收到。因此,月亮看起来呈现红色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白色的太阳光穿过地球大气时,偏蓝色的成分会同气体分子发生瑞利散射从而被消耗掉,因此大部分时候月球呈现偏黄的颜色。而当月亮升起和落下,靠近地平线的时候,由于角度改变,光线需要穿过比天顶和高空更加厚实的大气才能映入人眼,蓝光部分就会被散射掉更多。
另一方面,地球大气还会对光线产生折射作用,由于红光的折射角比其他颜色光更大,因此当月球接近地平线甚至落入地平线之下时,最终能经过折射进入人眼的就几乎只剩下偏红色的光线了。
除此之外,在月食发生时,月球也会变成一片血红色。这是由于落入地球阴影中的月球本身接收不到太阳直射,但是却有部分光线经过地球大气折射和散射,使得红光可以反射在月球上,从而使月球呈现红色。
上一次我国可见全过程的月全食是在2022年11月8日;而下一次可见全过程的月全食则要等到2028年12月31日至2029年1月1日,这将是一次罕见的“跨年月全食”。
南京夜生活论坛/紫牛新闻记者 徐媛园
图片来源: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