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京白象食品吴经理发现单位账户里又多了1.8万元。这家扎根汤山21年的方便面厂再次收到市人社部门的“大礼包”:继去年“免申即享”22万元稳岗返还和一次性扩岗补助后,今年1.8万元的扩岗补助又到账了。
“厂里508名员工中,138名残疾职工最让人挂心。这些钱全用在了他们的生活补助和社保缴纳上,特别是对残疾员工岗位的保障上。”吴经理看着车间里转得欢的生产线说,“政策这么贴心,我们搞生产更有底气了!”
白象的经历并非个例
如今,失业保险正从“被动救济”
转向“主动赋能”
近年来,南京市社保中心综合运用失业保险政策“组合拳”,通过降低失业保险费率、为企业发放稳岗扩岗补贴、为失业人员代缴社保、为个人发放技能提升补贴等一系列惠企利民政策,仅今年上半年就为企业和个人奉上44亿元“大礼包”,充分发挥了失业保险在保生产、稳岗位、促就业中的综合能力。
为给企业减负
南京“双管齐下”
一方面做“减法”
延续实施阶段性失业保险费率降至1%(单位与个人各0.5%),通过信息系统内嵌降费比例,实现“直兑直达”,企业无需申请即可享受,今年1—6月为企业降费减负17亿元。
另一方面做“加法”
依托多部门联审和数据比对精准锁定企业,通过“免申即享”方式,向11.07万户企业发放2024年度稳岗返还7.85亿元,向7756户企业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0.45亿元,有效稳定就业岗位。
托底保障
直接惠及劳动者
失业保险的托底保障更直接惠及劳动者,建邺区莫愁湖街道的马师傅对此深有体会。前年从厂里退下来,马师傅正犯愁时,在“南京社保”微信公众平台看到了失业保险政策,2023年11月在家门口的街道成功申领为期1年的失业金,每月标准为2014元,同时医疗保险费也由失业保险基金代缴,极大缓解了马师傅失业初期的燃眉之急。
更暖心的服务在一年后“不请自来”。失业金期满前夕,街道工作人员告知马师傅符合大龄延长领取条件,失业待遇自动延长至2025年2月,还可享受代缴养老保险费政策。今年4月,养老保险缴费补贴到账了,马师傅心里的石头落了地:“这笔钱续上就稳当了,退休生活有了保障。”
如果说失业金是“雪中送炭”,那么技能提升补贴则是“添薪助燃”。在南京途牛科技工作的曹女士去年考取“劳动关系协调师(四级)”证书,今年又成功晋级拿到高级工(三级)证书,大大增强了岗位适配度和竞争力。拿到高级工证书当月,她通过“江苏智慧人社”APP提交申请,几天后就收到了2340元紧缺型技能提升补贴。
“动动手指,不用跑腿,省心省力!”曹女士感慨,“这笔补贴不仅是资金支持,更是对我专业能力的认可。”曹女士的便捷体验源于市社保中心的持续优化服务,实现“申领加速、进度透明”。申请人可线上随时掌握进展,系统在关键节点及时推送消息。
今年上半年,南京发放失业保险金15.3亿元;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代缴基本医疗保险费(含生育保险费)3.34亿元;发放技能提升补贴0.58亿元,惠及参保职工3.38万人次。
市社保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延续实施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惠民政策,提升经办效率,努力做到应发尽发、应保尽保、应返尽返,织牢兜住民生底线、激发就业潜能的社会安全网。
内容来源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余梦娇
图片来源 | 南京人社、江宁发布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