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夜生活论坛网10月13日讯(记者 闫春旭)“儿子,我终于找到你了,让妈妈好好看看你。”10月13日10时,在四川省绵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一场阔别36年的重逢正在上演。陕西安康4岁被拐的陈邦力,见到了72岁高龄的母亲和大哥陈邦华。当三人紧紧相拥的那一刻,母亲靠在儿子怀里不停地哭泣,仿佛要把这些年的思念与煎熬一次流尽。现场,母子间、兄弟间的真情倾诉,诉说着骨肉分离的锥心之痛,也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陈帮华来自陕西安康,七八岁那年,发生了令他一辈子都忘不掉的事。那天,他和小三岁的弟弟像平时一样在村里分头玩耍。可傍晚去找弟弟的时候,他跑遍了整个村子,喊哑了嗓子,却怎么也找不到。陈帮华站在村口大哭,相依为命的弟弟就像突然被风吹走了一样。
记不清过了多久,舅舅在河边发现了他。得知小外甥失踪之后,舅舅又气又痛地责怪陈帮华:“怎么连弟弟都没看好!”由于患有精神疾病的父亲消失,母亲也已离家。他留在舅舅家帮忙放羊。虽然日子依然清贫,但至少能有口饭吃、有件衣穿。在舅舅家时,他曾经上过一个学期的学,但后来没有钱只好辍学。
11岁左右,舅舅把陈帮华送到河南的妈妈那里。他在河南断断续续读了几年书,后来再次辍学,和家人去福建打工。最初在五金厂,一个月才几百块钱。他又尝试转行做销售、学雕塑,但都因为书读得少,没能坚持下去。后来进了水龙头厂,听说车间可以承包,他就咬牙包下一个组,一直干到2013年,做得还算不错。可惜后来经营不善,欠了债。2016年,他因收账来到长沙并生活至今。
多年来,陈帮华始终没有放弃寻找弟弟。从2010年开始,他就在网络上发布寻亲信息,但一直杳无音信。2024年8月,他向胡祥雨工作室求助称,自己4岁的弟弟陈邦力于1989年在陕西安康被拐,请求工作室运用专业寻亲技术予以帮助。
接报后,胡祥雨工作室立即展开相关调查工作,采集陈邦华及其母亲生物样本(父亲已故),及时检验入库。随后近半年时间,工作室为其寻亲进行了多次DNA数据分析研判,均无结果。
今年6月,民警再次调整比对参数,将范围进一步扩大,经深度研判发现广东珠海警方2024年采集的河北人崔元茂生物样本数据疑似与陈邦华母亲具有亲缘关系,后通过关联比对,认为陈邦华DNA数据与崔同时疑似符合同胞亲缘关系。
随即经工作室联系崔元茂初步了解到,崔元茂自幼便知自己非亲生的情况,但苦于人海茫茫,也认为是被家人抛弃,之前从未想过寻找,一直到去年底才知道可以在公安机关采血寻亲。当其得知自己亲人一直在寻找自己时,崔元茂非常激动,当即表示乐于与亲人相认。
按照工作要求,绵阳、珠海警方再次采集了双方当事人生物样本入库。8月20日,公安部打拐系统确认河北人崔元茂与河南人刘国荣符合单亲亲缘关系遗传标记,系母子关系。
40岁的崔元茂自幼在河北长大,记得曾被人一把拽上摩托后座,后来一路颠簸来到养家。值得庆幸的是,养父母一家待他十分宽厚,两位姐姐也从未把他当作外人,让他在温暖中长大。正因如此,他并未执着于寻找身世。
2020年前后,养父母相继因病离世,他来到青岛谋生。日子虽不算富裕,但也踏实安稳。直到去年,那份始终未曾熄灭的寻根之心,终于推着他走进派出所,主动采血入库。今年4月,他接到绵阳市公安局胡祥雨警官的来电。
“胡警官告诉我,这些年来,我的亲生母亲一直在寻找我,而初步比对结果显示,我们很可能匹配上了。”那一刻,崔元茂怔在原地,脑中一片空白。随后他配合完成了第二次采样,按要求将样本寄出。等待结果的那一两个月,心中充满期待与不安。直到8月20日,崔元茂从胡祥雨警官口中得知比对成功的消息时,万千情绪蓦地涌上心头,终于看清了家的方向。
图片/视频:绵阳胡祥雨工作室
校对 陶善工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