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非物质文化遗产 “走下展台、走进生活”。
在南京市鼓楼区热河南路街道姜圩路社区开展的终身学习活动周特色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送社区”活动中,以剪纸艺术为纽带,为居民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体验。
居民在体验剪纸
剪纸里的文化故事
剪纸艺术认知与展览解读课拉开了此次活动的序幕,受邀而来的剪纸非遗传承人张钧,结合展区精心布置的一幅幅剪纸作品,将本地区剪纸艺术的独特风格、蕴含的民俗寓意以及一路走来的发展历程娓娓道来。
在观展环节,热情高涨的居民们一边仔细观察剪纸的细腻纹理与精妙技法,一边提出心中的疑问,“这朵花是怎么剪出来的?”“这个图案在传统民俗里有什么说法?”…… 针对居民关于作品风格、技法的疑问,张钧逐一解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居民们建立起对剪纸的基础认知。
居民现场体验收获丰
最令居民们期待的,自然是更具实践性和趣味性的剪纸教学与创意体验。在基础技法教学环节,张钧拿起剪刀和红纸现场示范剪、刻等基本手法,一边操作一边讲解技巧。 居民们则紧跟张钧的示范步骤,张钧则不时帮大家纠正手法,不少居民很快就剪好了入门图案,亲身体验到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居民们脸上绽放的笑容透着满满的成就感。
在主题与创意实践环节,则结合传统节日、节气主题,设计了丰富多样的剪纸模板,同时鼓励居民发挥创意,大胆尝试将剪纸与书签、装饰画等现代载体相结合,创作出专属的非遗作品。
图为活动现场
让非遗种子扎根社区
此次 “非物质文化遗产送社区” 活动,不仅为居民搭建了一个学习和体验非遗文化的平台,更在大家心中播下了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激发了传承意识。
姜圩路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还将继续开展更多这样接地气的非遗活动,让非遗文化在社区中绽放新的光彩,吸引更多居民成为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播者,让老手艺在新时代焕发生机。通讯员 王佳玥 南京夜生活论坛/紫牛新闻记者 薛玲
视频 薛玲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