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南京明故宫遗址正在进行考古发掘,这里曾是明初京师的核心区。那么进出戒备森严的紫禁城,要如何验明身份呢?在南京市博物总馆,就珍藏有一件当时厨子进出皇宫携带的“门禁卡”。
专家介绍,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为了有效保证偌大皇宫的安全,于是在前朝基础上,建立起一套严格的符牌制度,宫内诸色人等均须凭据符牌通行。根据官职不同,符牌采用金、银、铜等不同材质,牌面图案也有所差异,以区别佩带者的身份、地位。
收藏于南京市博物总馆的厨子腰牌,就是明代符牌的一种,应为一对,分阴阳两块。腰牌为圆形,上饰如意云纹,有孔,便于系绳悬挂于腰上。铜牌一面刻“凡遇直宿者 悬带此牌出 皇城四门不用 厨子”字样。另一面饰以首尾追逐的双鱼纹,一条凸起、另一条凹陷,以供检验符契之用。
据《大明会典》卷一百四十三记载,洪武年间皇城四门(即长安左右门、东安门、西安门)设有厨房,为守卫军士做饭,称为恩军。铭文中的“直宿者”指值夜之人,检查时,皇宫守卫者和作为出入者的“厨子”各执一块,两块牌子上的鱼纹须勘合无误,方可放行。
南京明故宫遗址曾出土一件形制大小相似的双鱼铜牌,除“厨子”二字变为“校尉”外,其余皆同,应为值守皇城的锦衣校尉所使用。南京城墙博物馆亦收藏有一件别无二致的铜校尉腰牌,持有这块腰牌的人,在明初就能畅行无阻地出入明故宫的四门。
《明史》卷四十四《舆服四·符节》载:“锦衣校尉上直及光禄寺吏典厨役,遇大祀,俱佩双鱼铜牌。”明代锦衣卫与光禄寺吏典厨役均佩双鱼符牌,因品秩较低,所以使用铜牌并以编号来区别。这件厨子腰牌正是光禄寺吏典厨役所佩。
通讯员 孙望 南京夜生活论坛/紫牛新闻记者 张可
图片来源:博物南京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