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文化飘香。由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共同主办的第一批“妙手天工”非遗系列价值传播活动,于10月18日至19日顺利开展,吸引了众多亲子家庭参与,让非遗在互动体验中焕发新活力。
![]()
南京剪纸体验课现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张钧老师,带领15组亲子家庭走进剪纸世界。作为2009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南京剪纸融合北方粗放与南方细腻的特点,张钧老师不仅细致解读其“花中有花、拙中见灵”的独特韵味,还手把手教大家握剪、运剪的技巧,最终每组家庭都完成了《桂香月兔图》,玉兔、桂树的纹样在纸上鲜活起来。
南京白局体验课格外热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黄玲玲老师和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许茹老师先为大家讲述南京白局的起源与艺术特色,再用耐心细致的教学,带领学员们逐字逐句学习《秦淮八绝》经典片段,课堂里不时响起欢快的合唱声,地道的南京方言让学员沉浸式感受老南京文化韵味。
![]()
南京面塑体验课堂上,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钱翠芳老师,带来了《苏超—南京 加油鸭》主题创作。南京面塑以面粉为主料,配方独特可长久保存,钱老师先展示自己制作的各色面塑作品,从人物到小动物栩栩如生,再教大家揉、捏、搓、粘的基础手法,亲子搭档配合,有的塑形、有的上色,不一会儿,一只只圆滚滚、带着笑脸的“加油鸭”就摆满了桌面。
苎麻编织体验环节中,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刘梅老师先介绍苎麻编织历史,随后她示范梳理苎麻纤维、使用编织工具的方法,指导大家搭配彩虹色线材编织专属的“彩虹小花伞”,孩子们举着自己的作品满满成就感。
第一批活动的圆满落幕,让更多人近距离触摸非遗温度。本周,“妙手天工”系列活动将继续前行——10月25日,我们将在秦淮非遗馆开展金陵旗袍制作技艺、皮影戏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体验活动;10月26日,还将前往宝庆银楼体验金银细工制作技艺。更多非遗体验等候解锁,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南京夜生活论坛网/紫牛新闻记者 刘浏
校对 石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