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我们分享《长沙晚报网》的一篇文章
一同跟随文字,感受作者关于南京的记忆
南京的记忆
- 文 / 刘子萌 -
○终于,在规划已久的期待中,在对外面世界的好奇中,我踏上了南京这片土地。
○伴着正午的蝉鸣和炙热的太阳,我第一次越过历史,越过书本,近距离触摸这座古老的城市:小巷长街,日光倾城,梧桐树铺散枝叶,洒下一处荫凉,树下老人闲坐,手摇蒲扇,似是在聆听夏天的声音。
○梧桐树在南京随处可见,梧桐大道是这座城市最深情的脉络。道路两旁的梧桐树像是时光隧道,又像是忠诚的卫士。既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又是历史的见证者,诉说着这座城的兴衰变迁。每一棵梧桐都有着独特的姿态,他们树干粗壮而笔直,树皮斑驳,记录着岁月的痕迹。与人流拥挤于梧桐大道上,感受到这片绿茵构成的穹顶,粗壮的枝干连天接地,夏风和着蝉鸣,和这里的一切共呼吸。
○我走在梧桐大道上,扑面的绿意将我笼罩,阳光透过层叠的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
○信步于台城,这总让我想起刘禹锡的诗,“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如今哪里却还有结绮临春的楼阁呢?眼前的不过是一道灰扑扑的古城墙,静静地伏在玄武湖畔。我用手掌感受那粗糙的砖面,恍惚间,感受到了一种微弱的,来自遥远年代的脉搏。是陈后主在此处仓皇的脚步吗?是陈后主那一声“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叹息吗?苍黑的城砖缝隙中,探出倔强的青苔与无名的小草。每一块砖都是一页被风雨浸透了的史书,沉甸甸的。
○从台城向下望,便是玄武湖了。玄武湖有一妙,妙在其围在这闹市之中,却能自成一派。千百年来,玄武湖一直在这里,见证着岁月,见证着历史。大厦林立前她便在了。她看过并见证了太多。她看过帝王的画舫,听到过宫女的笙歌,也映过烽火的倒影。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而今,她只是这样沉默着,将一切光荣与耻辱,欢笑与悲啼,都收纳进她那深不见底的胸怀里去了。
○走进玄武湖,整个人仿佛从疲惫快节奏的现代穿越到另一个平静悠闲的世界。湖面抚平我的急躁,湖风抚慰我的心灵,就如同走进桃花源的渔人,豁然开朗,心中的褶皱都被抚平了。坐在湖边的石头上,感受风吹过湖面,带着湿润的水汽沐浴我,带着泥土的芬芳拥抱我,带来人群的嬉笑,夹杂着鸟儿振翅的声音,鱼儿跃起的声音。好似嘈杂,却又出奇的宁静。我忘却了一切,只是享受此刻的平静。
○南京是古都,是肃穆的,阴凉的,也是有故事的。“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曾是首都的南京阅尽繁华,也险遭灭顶,更是经历了侵略者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如今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不仅是一种铭记,更是一种奋发图强,而这座古城的新颜更是向全世界从容地诉说着“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内容来源 |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
图片来源 | 方飞、@羽里来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