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高校与高新园区携手,“双高”创新动能澎湃。10月28日下午,建邺高新区“双高协同”又一校企合作成果落地。园区企业江苏欣网视讯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欣网视讯”)与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正式签署“技术开发”“研究生基地共建”两项合作协议,双方“协同”将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优势互补,真正迈入校企产学研合作实质阶段。

为了充分发挥高新区和高校两大创新主体协同优势,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今年5月,江苏省科技厅、省教育厅联合发布“双高协同”试点申报的公告,建邺高新区成为首批先试先行区域。
在政策、机制上,建邺高新区携手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工程学院,锚定数字经济产业,聚焦智慧交通物流和数字能源赛道,系统构建了“市领导挂钩、区领导部署、园区牵头、部门对接、小分队推进”的五级联动机制,并出台《建邺高新区“双高协同”创新发展若干举措》,从载体供给、金融赋能、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人才交流等多维度提供政策支撑。
在具体措施上,建邺高新区联合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工程学院等多所高校,在园区共建“双高数字楼宇”,创新采用“1+3+N”模式——即1个技术需求对接中心、3个校地合作平台、N个科技企业,打造“楼上研发、楼下转化、校友集聚、创业活跃”的全链条创新生态。截至目前,已举办“数字能源”莫莫下午茶等对接活动11场,组织超20家企业和高校对接,促成技术合作17项,推动组建南京市机器人网联与安全技术创新联合体等7个高能级创新平台。
全方位服务大大激发了园区企业和高校科研团队的积极性。
为了更好的推动产教融合,最大发挥企业与高校的人才优势,建邺高新区积极选派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林洋储能等单位高管担任高校产业教授,并向南京工程学院选派7名企业高管担任研究生校外导师。此外,建邺高新区还联合南京工程学院培养了一支20人规模的中级技术经理人团队,覆盖高新区企事业单位与高校,有效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据介绍,本次建邺高新区“落地”东南大学的“双高协同”项目,不仅直接推动高等院校的学科优势与科研成果落地转化,更着力探索校地合作常态化机制,包括科技成果定期征集、校企精准对接、联合技术攻关等。
建邺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发挥区域金融与产业优势,以更实举措、更高标准推进“双高协同”试点工作,加速形成“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格局,为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强劲支撑。
通讯员 夏元阳 南京夜生活论坛/紫牛新闻记者 王夕悦
校对 陶善工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