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正浓,南京各大公园的彩叶树开始“上妆”,尤其是乌桕,率先进入观赏期。11月6日,南京夜生活论坛/紫牛新闻记者在中山植物园月牙堤与莫愁湖公园看到,乌桕叶子逐渐变红,与翠绿的树叶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往打卡,感受秋日韵味。
![]()
月牙堤 景区供图
月牙堤畔乌桕红
中山植物园的月牙堤因恰似一弯新月落入前湖而得名,是植物园内连接水光山色的点睛之笔。目前,堤上乌桕树已披上彩衣。明黄、亮橙、猩红的叶片交织,与澄澈湖水相映,形成对称的梦幻倒影。风拂过时,水面涟漪轻漾,倒影摇曳,如印象派画作,为游客铺开一幅“树影平湖晚照”的诗意画卷。
“月牙堤有400多米长,小道两侧种植大量乌桕树。每当秋季来临,随着温度降低,乌桕的绿叶逐渐变为金黄、杏黄、火红、紫红,很有情调。”中山植物园工作人员介绍,乌桕是江南秋日重要的观叶树种,其叶色绚烂,自古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人们用它的绿叶给织物染色,获得黑色衣物。百姓们将乌桕种在房前屋后,不仅可以欣赏浪漫秋色,更重要的是一年的灯油钱便可省去。乌桕种子外面包裹的白色蜡质假种皮,可制蜡烛和肥皂。种子亦富含油脂,榨取的种子油可作灯油。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载了乌桕种子的多种用途:“子中仁压取清油,燃灯极明,涂发变黑,又可入漆,可造纸用。”
![]()
堤上乌桕树已披上彩衣
莫愁湖边一树秋
莫愁湖北区荷花精品园内,一棵临水而立的乌桕“消息树”同样进入高光时刻。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曾叹:“枫之丹,桕之赤,皆为秋色之最浓。”而今,莫愁湖畔的这棵乌桕,正是这句古语最诗意的印证。
![]()
乌桕“消息树” 莫愁湖供图
记者看到,这株乌桕“消息树”树冠从金黄渐染至绛红,斜伸枝干探向湖心,宛如一幅渐变画。阳光透过叶片,波光潋滟处,树影倒悬湖中,红黄交织的叶与碧绿湖面相融,仿佛被大自然精心调色一般。
![]()
乌桕叶片逐渐变色
景区工作人员介绍,北区荷花精品园的乌桕当前进入观赏期,而南门乌桕大道预计11月中下旬全面变色,形成火炬般的秋色长廊,建议游客选择清晨或午后前往,感受柔光穿透彩叶的静谧之美。
![]()
乌桕进入观赏期
南京夜生活论坛/紫牛新闻记者 徐昇
校对 陶善工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