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成都举办的2025亚洲U17暨U15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中,首次将人造羽毛球作为比赛用球,此举成为国际专业羽毛球赛事一项重大变革。这款人造羽毛球名为新碳音PRO,是知名羽毛球运动品牌VICTOR(威克多)的产品。
01专业赛场亮相
○ 相关数据显示,羽毛球价格自2023年起持续上涨,品牌球整体涨幅超50%,2025年比赛用球涨幅达70%,核心原因包括原料短缺、产业链成本上升及消费需求激增。
○ 羽毛球涨价,绕不开制作它的关键原料——特定白鹅品种刀翎毛。羽毛球对羽毛片的硬度要求很高,一个标准羽毛球需要16根刀翎毛,需要超过2只鹅才能提供。近年来商品鹅出栏率低,鹅肉消费市场萎缩,加上羽毛球运动人口呈现爆发式增长,直接带动羽毛球价格飞涨。
○ 在此背景下,人造羽毛球开始大行其道。所谓的人造羽毛球,其准确名称应该是“人造毛叶羽毛球”,采用新材料作为羽毛替代材料。以此次赛事使用的威克多新碳音PRO人造羽毛球为例,新碳音PRO以单球约12元的定价,配合更加突出的耐打性,形成明显的性价比优势。对于训练量大的学生群体和俱乐部而言,该产品能有效降低用球成本。部分用户实测表明,其使用寿命可达同价位天然球的三倍以上,因此该款球也被众多羽毛球爱好者称为耐打又不涨价的“口粮球”。
○ 在此次比赛现场,采用新碳音PRO人造羽毛球的U15组别比赛中,一个人造羽毛球几乎能胜任一整局比赛,而不需要在中途换球。亚羽联主席金重洙表示,使用人造毛叶羽毛球显著降低了成本,有助于推动羽毛球运动在青少年中普及。
02打感与天然羽毛球非常接近
○ 此次赛事使用的人造羽毛球“新碳音”系列,是威克多用10余年时间研发的全新一代人造羽毛球,拥有多项专利技术。
○ 相关资料显示,碳音系列人造球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毛杆和LDPE低密度聚乙烯毛片的组合,是羽毛球材料领域的一大突破。同时,经无数次仿真力学计算机分析和真人试打之后,通过对毛叶形状、结构以及整体的调校,使其打感不断向天然球靠拢。
○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在耐打性上的突破,碳纤维复合材料毛杆配合加固球头,可承受业余中上水平球员双打对抗两至三局,毛片受损后仍能维持基础飞行性能,这种稳定性在冬季或潮湿环境中尤为突出。
○ 奥运冠军郑思维、黄雅琼曾参与该款球的试用体验。郑思维认为,这款球在打感上与天然羽毛球非常接近。不少参加此次赛事的小球员也认为,人造羽毛球除了在击球声音上与天然羽毛球略有不同之外,其他方面的功能都与天然羽毛球类似。
03持续创新研发的先行者
○ 碳音球之所以能够得到国际专业赛事认可,成为人造球中的佼佼者,凭借的是VICTOR多年来的创新与研发。
○ 除碳音球之外,VICTOR还引领了羽毛球拍的变革。他们推出的悬浮核心科技人造拍柄由纳米尼龙材料打造,减震回稳效果更佳,手感更加舒适,还可以提升球拍的弹性和耐用性,相比传统的木柄是一个新的突破。VICTOR还将合金碳纤维、纳米气凝胶等新科技应用到球拍设计中,为羽球爱好者带来更好的运动体验。
○ VICTOR相关负责人表示,VICTOR创立近六十年来,始终专注羽毛球运动,有推动羽毛球运动发展的强大自驱力。而碳音球的研发,正来自让羽毛球运动不再受制于“球”的愿景,“像易损耗、原材料不稳定、优质品产能受限等等,一直以来都是天然羽毛球所面临的困境,不过这两年的涨价将这些问题放大了。”
○ 除此之外,VICTOR还赞助了世界羽联三大团体赛事——苏迪曼杯、汤姆斯杯、尤伯杯,以及世巡赛总决赛、中国公开赛、印尼公开赛、亚锦赛等国际高级别赛事。还有三届全运会羽毛球项目,都得到了VICTOR的大力支持。
○ 从1968年创立品牌,到1992年落户南京,VICTOR在南京扎根,坚持走好每一步,最终成长为羽毛球装备产业的引领者。
内容来源丨四川日报、浦口发布、汤泉街道
图片来源丨浦口发布、VICTOR羽毛球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