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正值世界儿童日,记者从南京市妇联、市发改委联合主办的儿童友好街区建设成果发布会上获悉,南京已成功建成10个特色鲜明的儿童友好街区,让“儿童友好”理念从愿景落地为可感可触的生活场景。
已建成10个儿童友好街区
![]()
南京市儿童友好街区地图
作为南京市政府重点民生实事,儿童友好街区承载着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儿童健康成长的期盼。在市妇联统筹协调、全程指导下,南京已成功建成 10 个特色鲜明的儿童友好街区,涵盖五大特色类型,构建起多元化建设模式,让“儿童友好”理念从愿景落地为可感可触的生活场景。其中,桥北商圈弘阳街区、竹蜻蜓街区凭借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成功入选全国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可复制清单,空间建设可复制清单,为全国同类城市建设贡献了宝贵的“南京经验”。
活动现场还发布了《南京市儿童友好街区建设指引》,为后续推广南京市儿童友好街区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导。
践行 “一米高度看城市”理念
![]()
儿童友好弘阳欢乐街区
![]()
竹蜻蜓儿童友好街区
当天活动集中展示了10个街区在“友好驱动发展”“文化童创赋能”“城市空间焕新”三大维度的丰硕成果,生动诠释了南京以儿童需求为导向,持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丰富儿童服务供给的扎实实践。江北新区桥北商圈儿童友好弘阳欢乐街区,商圈赋能儿童友好,打造商业与公益双赢的发展典范。桦墅村儿童友好田园小镇,则将田园资源转化为亲子课堂,搭建城乡互动桥梁,让乡村因儿童友好焕发全新活力。
南京深厚的历史文脉,如何通过奇思妙想,转化为孩子们可感知、可参与、可创造的成长养分?“世界文学客厅—鸡笼山文学小径”儿童友好文学街区,文学元素游戏化转化,搭建趣味启蒙桥梁,激发儿童文学探索欲; 南湖记忆儿童友好街区,则以情感联结培育儿童社区主人翁意识,推动其从“客人”变身“主人”。城市空间焕新同样能够成为滋养童心的成长沃土。比如月安儿童友好街区,通过搭建儿童参与机制,将孩童奇思妙想转化为空间实景,提升儿童责任感与实践共生力。
明年推进儿童友好单元建设
![]()
世界文学客厅
一座对儿童友好的城市,蕴含着最深远的人文远见。南京正以10个主题街区为支点,以110个友好社区为依托,将可复制的建设经验、全周期的成长服务、尊重儿童的参与机制深度融入城市发展,用心书写这份献给童年的城市温暖答卷。
展望未来,南京市妇联将持续深化儿童友好理念,明年将重点推进儿童友好单元建设,覆盖文博美育、运动休闲、商业消费、公共服务、交通枢纽5大类儿童高频生活场景,推动形成“社区筑基、街区联动、单元补充”的空间体系化发展路径。通过进一步细化服务颗粒度,推动儿童友好建设向实景化、场景化升级,让儿童关爱触手可及,让儿童友好成为南京最温暖的城市底色,为每一位儿童打造健康、快乐、幸福的成长空间。 通讯员 施芙萱 南京夜生活论坛/紫牛新闻记者 薛玲
校对 胡妍璐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