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到南京来电后,他对南京来电了
○ “最近一直在世界各地跑,忙得有点‘飞起’了。”泽维生物创始人何伟博士笑道。○ 不久前,何伟带着团队前往美国费城参加全球肿瘤免疫峰会Immuno-Oncology Summit。在汇聚国际顶尖药企、生物技术公司及科研机构代表的现场,他作为行业代表登台演讲,而整个峰会期间,他的团队收到超20家机构的合作对接邀约,其中不乏强生公司、默克集团等业界巨头以及创新药开发的先锋生物技术企业。○ 一家初创公司却引得“全场瞩目”,这...
作者:admin 日期:2025.11.10 分类:南京夜生活论坛 38 -
2025世界斯诺克巡回赛国际锦标赛闭幕 中国选手吴宜泽获冠军
南京夜生活论坛网11月9日讯(记者 闫春旭)11月9日晚,2025世界斯诺克巡回赛国际锦标赛(以下简称国锦赛)在南京圆满落幕,经过8天的激烈交锋,最终中国选手吴宜泽以10:6战胜英国选手约翰·希金斯,这是吴宜泽第1次获得国锦赛的冠军,也是他的1个排名赛冠军。决赛后,颁奖仪式在全场瞩目中举行。轰出147满分杆的加里·威尔逊与扎克·舒尔第荣获单杆最高分得主,由世台联主席福泽盛代替领奖。世界职业比利和斯诺克协会主席福泽盛,为...
作者:admin 日期:2025.11.10 分类:南京夜生活论坛 25 -
记者探秘南京“智造军团”:小机器人撬动大产业
南京夜生活论坛网11月10日讯(记者 闫春旭)能给地铁“看病”的巡检机器人、让工业“视力”超群的AI视觉、为流程工业降本增效的“数字孪生”……这些科幻场景已是南京企业的现实。11月27日—29日,2025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将在南京举办。近日,记者走进亿嘉和科技、小视科技和南京强思数科等企业,近距离感受南京企业如何以技术创新,在全球智能制造浪潮中勇立潮头。作为全国首个“中国软件名城”,南京拥有众多工业软件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
作者:admin 日期:2025.11.10 分类:南京夜生活论坛 22 -
南京消防宣传月活动精彩启幕 互动体验引领市民“零距离”学安全
南京夜生活论坛网11月9日讯(记者 季宇轩)2025年11月9日上午,南京市消防救援支队在南京市科技馆举办了“119消防宣传月”主题活动。今年活动以“关注消防 生命至上 安全用火用电”为核心,通过展示、实操、科普、互动与参观五大板块相结合,以“看、学、练、玩”的沉浸式体验,为市民打造了一场丰富多元的消防安全学习盛宴。现场布置充满消防主题元素,主题喷绘、立体泡雕与氛围地贴吸引众多市民驻足参与。展示区内,排烟机器人、灭火机...
作者:admin 日期:2025.11.10 分类:南京夜生活论坛 32 -
新能源车购置税将调整
从明年1月1日起,我国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将从全额免税调整为减半征收。近段时间,受车购税将调整及年底传统销售旺季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新一轮消费高峰。海南海口一家汽车展厅,最近持续保持高人气。负责人介绍,政策调整消息与年底旺季叠加,近期门店客流和订单量较平日大幅增长。广汽埃安海口秀英体验中心市场部经理廖佳玲:客流和订单量比平时涨了近六成。为了接住这波热度,我们首先加配了销售人手,延长了营业时间,门店里也摆满了最新款车...
作者:admin 日期:2025.11.10 分类:南京夜生活论坛 27 -
南京栖霞上首村开展“书香伴家风”全民阅读宣传活动
南京夜生活论坛网11月8日讯(通讯员 曹玉驰 记者 张可)家风家教是家庭幸福的基石,更是社会文明的底色。近日,南京栖霞区龙潭街道上首村开展“书香伴家风”全民阅读宣传活动,让村民们在书香里感受家风的温度,进一步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活动现场,在村委会的阅读角。摆放着《傅雷家书》《颜氏家训》等经典书籍,以及亲子绘本、家教指南,满满一架子书成了“流动的家风宝库”。“这本《梁启超家书》我早就想读了,今天刚好能借走!”村民王大哥一...
作者:admin 日期:2025.11.08 分类:南京夜生活论坛 41 -
关于开通内外贸市场衔接综合服务热线的公告
各有关单位、广大外贸企业:为深入贯彻落实内外贸一体化发展部署要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切实解决企业在内外贸市场衔接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与南京市商务局决定自即日起,联合开通“内外贸市场衔接综合服务热线”,现公告如下。一、热线功能本热线整合市场监管与商务部门职能,为出口转内销、出口转出口和内贸转出口的企业提供内外贸市场衔接 “一站式”政策辅导与业务帮办综合服务。具体包括:市场监管部门涉及的市场准入、经...
作者:admin 日期:2025.11.08 分类:南京夜生活论坛 29 -
1年6600万元,网上致富高手
左手握线,右手执梭网梭和线飞快地交织着一条地笼逐渐成形在南京高淳淳溪街道杨家村一根普通的尼龙线经过村民双手的编织竟撑起了年销售额约6600万元的特色产业指尖上的传承三十年练就“蟹笼速度”“这叫盖笼,螃蟹龙虾都能装,一笼多用!”村民夏寿娣阿姨一边飞快地穿线缝边,一边介绍。她已经做了三十年的渔网,从最初的丝网到如今的地笼,每条十几米长的地笼,她只需两三个小时就能完成。“最关键的是这个倒须,”夏阿姨指着地笼入口处的特殊结构解...
作者:admin 日期:2025.11.07 分类:南京夜生活论坛 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