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人每天应该喝多少水?”“喝骨头汤能补钙吗?” ……
“‘健’行鼓楼 ‘康’筑文明 ”健康科普讲座及便民服务活动,8月8日走进南京市鼓楼区下关街道多伦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明实践伙伴”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邻别急”急救科普组织的两位医生围绕膳食营养、中医与失眠两个主题,将专业的健康知识送到了群众家门口。
王志鹏医生在分享中
日常饮食“学问”多
“我们每天应该喝多少水?”活动伊始,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胡叶子,抛出的问题便引发了居民热烈讨论,有的说要喝8升,有的说要喝2升,居民们各抒己见。“我们每天最好喝1.5升至1.7升的水。”胡叶子给出的科学解答让居民连连感慨:看似普通的喝水竟然也大有讲究。
活动中,胡叶子围绕如何简易判断自己的营养状况、如何合理补充营养、常见的营养谣言等展开膳食营养的科普。从 “每人每天要保证摄入一斤蔬菜” 的基础营养准则,到 “土豆、山药、藕等高淀粉蔬菜当作主食更适宜” 的饮食搭配技巧;从 “健康人群每天水果摄入量应控制在 200 克至 350 克” 的科学建议,到 “晚餐只吃水果虽体重或不增,但腰围易变粗” ,以及 “排骨油脂含量高需适量食用” 的饮食提醒,每一个 “知识点” 都精准戳中居民日常生活饮食痛点,实用性十足。而 “骨头汤并不补钙,喝汤也未必补身子” 等常见营养谣言的澄清,更是颠覆了居民们多年来的固有认知,大家纷纷感慨 “长知识了”。
图为讲座现场
中医为睡眠 “把脉”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由鼓楼区文明办整合辖区健康服务资源,联动“文明实践伙伴”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邻别急”急救科普组织,下关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向社区居民询问需求,再根据“点单”内容邀请中大医院组织专家前来授课,真正做到了围绕老百姓关注的话题服务。
活动现场老年居民占比较高,他们不仅关注膳食营养,健康睡眠同样是心头大事。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王志鹏,针对这一情况,围绕失眠的定义、睡眠时间、睡眠质量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展开了深入浅出的科普讲解。
“到点吃饭,到点睡觉。” 王志鹏医生提醒居民,晚上9点到凌晨3点是有效睡眠时间,也是最佳睡眠时间,建议大家最好晚上9点睡觉,最晚不要超过10点半。睡眠的姿势也有讲究,右侧卧位比其他任何睡姿都利于健康。此外,由于地球磁场的影响,睡觉采取头北脚南的方位最为适宜。
健康关怀 “零距离”
活动中,授课医生围绕居民日常生活中关心的常见医学知识,巧妙融入实际案例、生活化场景,并设置互动环节,真正做到让居民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当天活动现场,来自阅江楼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等,还为社区居民提供了量血压、测血糖等服务。此次活动旨在进一步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切实提高全民健康管理意识与能力,为居民的美好生活筑牢健康根基。通讯员 荣妍 南京夜生活/紫牛新闻记者 薛玲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