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绝句》写的是哪一年的早春?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南望王师又一年”,那么陆游到底望了多少年?……
8月10日,南京市鼓楼区图书馆、江苏人民出版社和南京新华书店共同邀请刚刚获得第十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青少年人气作家、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祁智,现场做客南京市文旅局主办的“文化惠民百千万工程·送讲座培训下基层”政采活动,围绕其新书《高颂》探讨经典阅读,与现场读者重获经典的震撼力量与永恒价值。
祁智与小读者互动
瞬间呈现生命张力
靠近、进入、深入到一个个历史文化名人的生命瞬间。《高颂》以20个独立短篇特写了孔子、司马迁、王羲之、李白、李清照等历史文化名人,一个个生命瞬间,呈现出巨大的生命张力,最终成为中国文化史上重要的时刻。
比如写司马迁,祁智选择的是他从诏狱被释放时,跨过诏狱高高门槛的那一个瞬间;写李清照,祁智选择的则是她在状告第二任丈夫的前一晚……通过这些瞬间,从而勾连出这些历史文化名人的一生,在“虚”与“实”、“建构”与“解构”交织的文学书写中,向今天的我们展示这些留名千载的历史文化名人和你我一样,要在庸常的生活里艰难跋涉。
祁智在分享中
融会贯通更好阅读
李白、杜甫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依然不显陌生,他们的不少诗作都会出现在课本中,比如杜甫的《绝句》,诗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不仅是写景,也表明了是早春时节,但到底是哪一年的早春?对于祁智的提问,孩子们开始各抒己见,随后祁智揭晓答案:公元763年。
时间的指针回拨一年,公元762年发生了几件大事:唐玄宗与唐肃宗同年同月相继离世;唐军在洛阳附近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今天的河南、河北等地。还有一件事同样触动杜甫的心弦——李白去世。在祁智看来,只有我们掌握了这些历史背景,我们才能更好地阅读经典。
图为活动现场
经典作品常读常新
这也是祁智做客此次分享会的初衷:大家都知道读书很重要,但更为关键的是读什么,怎么读。比如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有一句: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那么,陆游到底望了多少年?祁智说,要想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明白陆游的生卒时间、南宋何时建立以及这首诗的创作时间。陆游创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在南望王师的一年又一年里寄托着陆游终不绝望的情感,而这份坚定也正是我们将其称为爱国诗人的原因所在。
“语文的学习就在字里行间。”祁智表示,不同的年龄阶段阅读经典作品都会有着不一样的理解,这也告诉我们经典作品可以常读常新。 南京品茶工作室论坛
/紫牛新闻记者 薛玲校对 陶善工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