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上午11点,正值南京审计大学学生午餐高峰时段,食堂外一场特殊的 “防骗课堂” 热闹开启。浦口公安分局的反诈民警带着精心筹备的宣传素材,以 “科技 + 传统”“零距离互动”的创新模式,为学子们送上实用的反诈知识,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无人机 + 反诈摊位,科技感拉满引关注
活动伊始,一架搭载喊话功能的无人机便在食堂门口广场上空盘旋,清晰响亮的反诈提示声穿透人群,瞬间吸引了往来学生的目光,不少同学纷纷抬头驻足,成为现场“移动的反诈广播”。
食堂门口的“反诈摊位”同样人气高涨,围满了好奇的学生。摊位旁的宣传展板图文并茂,详细展示了刷单诈骗、游戏账号交易诈骗、虚假购物中奖等大学生高频遭遇的诈骗类型,标注作案手法与防范要点,让学生在短暂停留中就能快速获取关键信息。民警们一边向过往学生发放宣传单、反诈卡片与画册,一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诈骗套路:“比如刷单,刚开始可能给你一点小返利,等你投入更多钱,对方就会失联,大家一定要警惕‘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直白的讲解让学生们对诈骗手段有了直观认知。
餐桌旁的 “防骗讲师”,零距离传递安全感
待学生们打好饭菜就座后,反诈民警又化身“流动讲师”,主动走到餐桌旁,逐桌发放宣传资料,结合近期高发的诈骗案例展开 “一对一”“一对多”讲解。从“冒充客服说‘订单异常’要退款,实则诱导你点击钓鱼链接”,到“买卖游戏账号时,对方要求脱离正规平台交易,用‘私下转账更便宜’的说法骗钱”,民警们用真实案例还原诈骗分子的操作流程。
对学生而言,这种零距离交流既不影响用餐,又能精准获取知识,还打破了传统宣讲的隔阂感。
志愿者助力全民反诈,与同学们更易共情
此次活动中,一群身穿印有“全民反诈”T恤的志愿者团队格外亮眼。他们大多是南京审计大学的在校学生,与民警分工协作,穿梭在食堂各个角落,向同龄人普及反诈知识。“我们用学生熟悉的语言沟通,比如聊起网购、玩游戏时可能遇到的诈骗场景,大家更容易共情,也愿意多听几句。” 志愿者表示,作为校园一份子,参与反诈宣传不仅能帮助同学,也能提升自己的防骗意识。
持续创新宣传形式,让反诈融入校园文化
整个活动持续近两个小时,覆盖了午餐高峰期的大部分学生,现场气氛热烈,不少学生主动向民警、志愿者咨询疑问,比如 “不小心点了钓鱼链接该怎么做”“遇到疑似诈骗除了报警还有什么途径求助”。
针对这些疑问,民警们逐一耐心解答,并提醒大家:“凡是涉及转账、索要验证码、脱离正规平台交易的,一定要多留个心眼,及时和家人、老师沟通,或拨打 110 咨询。”
浦口警方表示,此次校园反诈宣传是针对大学生群体特点的精准施策,未来将继续创新宣传形式,比如结合校园活动、线上平台等,让反诈知识更生动、更易传播,逐步让防骗意识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帮助学生们在大学期间既学到专业知识,也能守护好个人财产安全,安心度过校园生活。
通讯员 浦公宣 南京夜生活论坛/紫牛新闻记者 任国勇
校对 盛媛媛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