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刻的美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单。
9月5日上午,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公布美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公布后的首次增补和勘误名单。美国飞虎队创始人陈纳德将军外孙女嘉兰蕙(Nell Chennault Calloway)一行与中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后代等集体凭吊英烈,并捐赠一批珍贵抗战文物史料。记者获悉,此次一共增补美国籍抗日航空英烈14人,勘误或补充信息62人。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美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总人数达到2605人,各国抗日航空英烈名录总人数达到4313人。嘉兰蕙动情地说:“飞虎队战士们的牺牲没有白费,中美两国人民在抗战中结下的深厚情谊,应被年轻一代永远铭记。”
嘉兰蕙在补刻美国籍抗日航空英烈的名单墙前献花。
增补美国籍抗日航空英烈14人
各国抗日航空英烈名录总人数达4313人
中外嘉宾参观了“同盟作战 记忆永恒——美国援华历史专篇”,在展厅内的陈纳德雕像前,嘉兰蕙与外公深情“对望”。随后,一行人员前往航空烈士公墓,向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三鞠躬,敬献鲜花,并来到补刻美国籍抗日航空英烈的名单墙前献花。
记者获悉,此次一共增补美国籍抗日航空英烈14人,勘误或补充信息62人。新增14人名单全部镌刻于美国籍英烈Z5号碑,其中12人来自杜立特中队,12人的名单由浙江衢州杜立特行动纪念馆提供,另外两名美国援华航空队员的资料则由海外人士提供。经过资料查证比对与专家组审核,他们都是在中缅印战场上为抗击日本法西斯而牺牲,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符合补刻条件。
“杜立特突袭”(Doolittle Raid)是二战史上一次重要的盟军军事行动,也是抗战期间中美两国军事合作的典范。1942年4月18日,美国陆军航空队杜立特中队16架B-25轰炸机对日本本土重要军事目标成功实施空袭后,除其中一架轰炸机由于燃料消耗过大降落在苏联外,其余15架飞越东海,按原定计划来到中国。全部75名机组人员中,3人因重伤或溺水而丧生,两架轰炸机上的8名机组人员被俘,其余64人全部被中国抗日军民营救后脱险。
中国军民积极救助杜立特队员的行为激怒了日军。杜立特行动后的三四个月内,日军对浙江衢州机场大肆轰炸,并发动浙赣战役,对浙江、江西两省进行大规模扫荡,约25万中国平民被屠杀。日军关东军驻哈尔滨的731部队和驻南京的1644部队参战,使用细菌武器迫害我国军民,犯下累累罪行。
此次,还有62名美国籍抗日航空英烈的信息得到勘误或补充。62人中,大部分是姓名拼写或牺牲日期错误,也有一部分是职务拼写或缩写不规范。中外嘉宾在这些英烈碑前一一驻足观看,对中方尊重历史、还原英烈信息的举措表示赞赏。
在展厅内的陈纳德雕像前,嘉兰蕙(左)与外公深情“对望”。
嘉兰蕙动情地表示:“来到这里,亲眼看到中国人民对飞虎队将领们如此珍视和敬重,令我深深地感动。飞虎队的战士们为中国人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他们的牺牲并没有白费,我由衷地感谢中国人民对他们的敬意。中美两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团结一致,建立起统一的战线。这份深厚的情谊与共同奋斗的历史,正是我们年轻一代应当珍惜并传承下去的宝贵精神财富。”
纪念馆工作人员介绍,在美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公布后,海内外各界人士和机构积极提供资料,结合馆方历年研究成果,经过多渠道查询和严谨考证,整理出此次增补和勘误的名单。在此次增补后,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美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总人数达到2605人,各国抗日航空英烈名录总人数达到4313人。今后,馆方也将持续开展此项工作,期待更多的英烈事迹被发现。
嘉兰蕙此次带来的是一幅“驼峰空运”主题油画。
陈纳德后人捐“驼峰空运”油画
一批受捐的抗战文物史料集中展示
凭吊仪式后,在“正义之神”雕像前,进行了捐赠文史资料的展示和介绍。嘉兰蕙及3位中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后人分别介绍此次捐赠的抗战文物史料。
嘉兰蕙此次带来的是一幅“驼峰空运”主题油画。她深情讲述,这是一个关于勇气的故事,也是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重要部分,因为这条航线提供了大量的燃料、武器、士兵等战略资源。在驼峰航线上,丧生的飞行员比幸存下来的人还多,在长达42个月的时间中,驼峰航线以高昂的人员和飞机损耗向中国运送了约70万吨物资。美国陆军航空队空运总队印中联队于1944年1月29日被富兰克林·D·罗斯福授予总统单位嘉奖,这是此类奖项首次颁发给非战斗组织。
鲁照宁先生此次共向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捐赠文物史料32件(套),包括报纸、照片、徽章以及反映抗战胜利主题的明信片、纪念封、方巾等。
鲁照宁先生此次共向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捐赠文物史料32件(套),包括报纸、照片、徽章以及反映抗战胜利主题的明信片、纪念封、方巾等。其中尤为珍贵的是一张1945年8月9日的Hump Express(《驼峰快讯》报)和3张杜立特与儿子小詹姆斯·哈罗德·杜立特的原版新闻图片。Hump Express由美国陆军航空队空运总队印中联队发行,该份报纸以醒目的“Atomic Bomb Devastates Nippon City(原子弹摧毁日本城市)”作为头版头条,报道了美国用新式武器原子弹轰炸日本广岛的情况。此次鲁照宁捐赠的文物,还有多件反映抗战胜利、日本投降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的实物。其中有美国、菲律宾、中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发行的明信片、纪念信封和首日封,1945年抗战胜利中国居民手工刺绣赠送给美国军人的纪念方巾等等。
陈端纮英烈侄孙陈钢远道而来,将陈端纮在抗战时期写下的日记等珍贵文物史料捐赠给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
陈端纮英烈侄孙陈钢远道而来,将陈端纮在抗战时期写下的日记等珍贵文物史料捐赠给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陈钢说,1917年1月4日陈端纮出生于北平(今北京),1945年4月10日,陈端纮奉命出击河南老河口(今属湖北)一带日军,被敌地面炮火击中,壮烈牺牲。陈端纮生前写下诸多日记,也喜欢谱曲作词。这本日记是1939年至1940年间,他在军校时写下的。翻开日记,能够看到一位爱国青年求学、参军的成长轨迹与心路历程。1939年7月7日,在七七事变两周年之际,陈端纮在日记中写下:“自己应如何努力,才能对得起国家同胞及自己。”
抗馆工作人员介绍,这是馆方征集到的首件陈端纮英烈遗物。日记中,陈端纮将个人成长与时代局势紧密结合,透过日记,能够看到一位热爱体育、读书与生活的青年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保家卫国的决心与勇气。对于中国空军抗战中的个体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实习生 苏涛 南京夜生活论坛/紫牛新闻记者 王夕悦 闫春旭
图片 新华日报视觉中心邵丹 视频/剪辑 苏涛
校对 陶善工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