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S_Editor P{line-height:2;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DIV{line-height:2;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TD{line-height:2;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TH{line-height:2;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SPAN{line-height:2;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FONT{line-height:2;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UL{line-height:2;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LI{line-height:2;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A{line-height:2;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
9月9日,南京水文分局成功接待了来自柬埔寨、古巴、墨西哥、马来西亚等国家的30位政府官员和技术专家。这些学员是参加由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承办的“发展中国家防汛预警预报及水文自动测报技术培训班”的代表。作为培训班的重要实践环节,在南京分局退休专家全程英文讲解下,学员们实地参观了前垾村水文站和东山水位站。
在前垾村水文站,退休专家结合2016年秦淮河历史洪水实例阐释水文监测技术的科学价值。该站当年精准记录到历史最高水位和洪峰流量,为防汛决策提供关键支撑。现场系统展示了规范化监测流程:固定式垂向ADCP布设于断面中弘测速垂线,通过声波每5分钟自动测算全断面流量;雷达水位计以非接触方式实现厘米级水位连续监测;全自动水文缆道严格遵循每年不少于15次的高中低水位校测要求;标准雨量场内,翻斗式雨量计实时采集降水数据。这些技术共同构成"无人值守,驻巡结合"的管理模式,生动诠释了现代水文监测的标准化实践。
在东山水位站,学员们简要了解了水文监测管理平台。平台集中展示了包括前垾村、东山在内的全市水文站点实时信息,工作人员科普了水文数据从采集、传输到整编应用的全链条流程,强调基础监测数据在洪水预报预警、水资源调度中的核心支撑作用。
本次活动通过实地考察与技术交流,系统呈现了水文监测从数据采集到决策支撑的技术链条。退休专家的全程英文讲解,将专业水文术语转化为可理解的科普语言,将水文监测规范、设备原理与防灾实践呈现为国际化的科普课堂,促进了水文监测技术的专业交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