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钟秦
图片来源:小红书网友“芋泥麻薯仔”
传统的糖葫芦,就是把五个山楂穿个串,裹上一层糖浆,好单调,好没层次感!“技能糖葫芦”就是要在传统的糖葫芦中加入“技能”,叠满buff, 好好玩,好好吃!
技能糖葫芦之“奶盖封印”。顾名思义就是用奶皮子的醇香“封印”山楂的酸爽,再叠加香甜糯米,层层封印,不断积蓄风味能量。最终入口的“解封”一刻,畅享多重“南京秋味”!
技能糖葫芦之“烟花炸场”。就是晴王青提搭配香甜菠萝蜜、清爽芭乐搭配脆化糖浆,在咀嚼的瞬间施展技能,一咬爆汁,如同一场绚烂烟花,果味超浓郁!
你要是想问南京哪里能学艺?且看迈皋桥地铁站旁“草莓熊糖葫芦”移动摊点。此门派“宗师”是一位90后创业女孩,施展“技能”、妙手巧思“点化”一串串糖葫芦,被无数互联网老饕推上“食单榜首”,又馋又急的网友追着问“哪款好吃”“几点出摊”,火爆不亚于今天在江心洲控制场面的“鸡排主理人”。
近年来,村咖、扎染、DIY版画体验、高颜值卡通煎饼……轮番出圈、花样迭出,像摊主这般凭借小而精的“亮点子”、烟火气十足的“暖点子”在创新创业赛道闯出一片天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能“赶时髦”、跟潮流、博流量是青年创业者的优势,但陡然“走红”,也有甜蜜的烦恼。
有人排3小时只为尝鲜,有人表示“看不懂”。本是从从容容、高高兴兴奔赴一场的味蕾盛宴,此刻却变成了望不到头的长龙,白等一场的遗憾。摊主限额销售仍是难以动摇“一根难求”的热销局面,甚至出现混乱,无奈收摊。这份流量带来的“泼天富贵”似乎有几分“焦灼”?
其实,若要品一串奶皮子糖葫芦,又何须拘泥于这一家?柳州东路地铁口的颜糖记、金银街的糖葫芦ceo、金古记冰糖葫芦……间间小铺,同样美味,点满技能!若要品一份南京的秋味,更有其他“绝佳选择”:暖烘烘、一剥就开的糖炒栗子,正翻滚着秋天的“鼓栗”和“奖栗”;热乎乎、一抿就化的桂花糖芋苗,正诉说着金陵秋日的限定舌尖轶事;还有桂花蜜汁藕、桂花盐水鸭……
寻味的初衷只是那份抚慰人心的美好。所以啊,何必在长龙尽头苦等那一串“网红”?不如转身步入这满城烟火,寻觅独属于你的一份“南京秋味”吧。
撰文 | 周琬、四海
封面图源|小红书网友“傍晚6点”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