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夜生活论坛网10月27日讯(实习生 苏涛 记者 董婉愉 闫春旭)10月27日,中亚出版中心成立暨南京—中亚互译出版项目签约仪式在中国—中亚贸易畅通合作平台举行。记者现场看到,南京出版传媒集团与吉尔吉斯斯坦专家签订版权授权出版协议。此次共引进5部吉尔吉斯斯坦文学作品版权,版权输出2种,均为南京出版传媒集团具有特色的代表性作品。这座由文学架起的“心桥”,将让金陵书香飘向中亚,也让中亚的诗歌与故事走进南京读者的书房。
此次活动由南京出版传媒集团、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政府、江苏省苏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中亚出版中心将深入贯彻“互尊、互信、互利、互助,以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现代化”的“中国—中亚精神”,通过著作互译行动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中亚国家在文化出版领域的务实合作,并整合高校、文化机构与企业多方资源,开辟区域交流合作新路径。
此次共引进5部吉尔吉斯斯坦文学作品版权,分别为《游牧的孩子》《神奇的夜晚(献给孩子的诗)》《安布迪故事集》《吉尔吉斯斯坦之诗》《钦吉斯·艾特玛托夫:人与宇宙》。该批图书被纳入中宣部“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互译项目。版权输出2种,均为南京出版传媒集团具有特色的代表性作品,包括《世界文学之都:南京》(世界文学之都南京编写组编)和《你喜欢的样子我都有》(《青春》杂志社第一届“青春三行诗”大赛获奖作品选)。
南京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项晓宁在致辞中表示,今天在这里进行的版权签约,不仅仅是商业行为的达成,更是文明互鉴的实践,是“中国-中亚精神”在出版领域的具体体现。项晓宁说:“通过中亚出版中心这个平台,我们将更多优秀的中国文化精品,介绍给中亚乃至更广阔地区的读者,让他们领略中华文明的深邃与多彩;同时,我们也积极引进中亚各国反映时代风貌、传承民族智慧的杰出作品,丰富中国读者的精神世界。”
![]()
塔吉克斯坦国家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学术专家委员会主席、民族大学原校长、作家协会董事、民族大学出版社创始人伊莫姆佐达·穆哈玛德尤素夫表示,中塔图书互译合作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两国古典与现代文学作品皆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与伦理价值,孔子倡导的“仁”“爱”“和”,与菲尔多西在《列王纪》中弘扬的“正义”“睿智”“勇毅”等崇高理想交相辉映,经典著作的系统互译,将推动两国价值理念的深度融通。
哈萨克斯坦作家协会原主席叶斯达吾列特·乌卢科别克称,漫步南京的街巷,仿佛能听到过去与现在对话,能听到东方与西方、老一辈与青年一代交融共生的和谐共鸣。“通过文学,我们拉近了国家的距离、民族的距离,更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联结愈发紧密。那些跨越千年的诗与文,将我们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的作家凝聚在一起,共同追寻精神层面的相知与相融。”
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科学院院士、语言与文学研究所所长,亚洲经典互译计划中国-吉尔吉斯斯坦项目吉方专家委员会主席阿克马塔利耶夫·阿卜杜勒达詹的专著《钦吉斯·艾特玛托夫:人与宇宙》即将由南京出版传媒集团出版。他认为,南京出版传媒集团以此为契机,设立中亚出版中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有价值的举措。“中亚出版中心的成立,将为中国与中亚国家在出版领域的深度合作搭建重要平台,有力推动文化交流与知识共享,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注入新的文化动能。”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