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上午,由市科协、市台办、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总工会、团市委联合主办的“赢在南京”系列赛事之一——第九届“赢在南京·江宁杯”青年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暨南京都市圈双创邀请赛在江宁区元宇宙产业大厦隆重开幕。本次大赛主题为“科技自立自强,双创驱动发展”,联办单位的领导,以及企事业科协、区(园区)科协负责人和参赛选手、评委专家近12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
记者在现场看到,大赛首日聚焦信息技术、装备制造和生命科学赛道。在低空经济领域,金城集团有限公司推出的《基于视觉语义理解与大语言模型的低空智能导航系统》突破性构建“视觉感知-语言理解-决策生成”跨模态闭环,通过模型剪枝技术实现有限算力下的实时响应,为无人机在复杂城市环境中的自主化升级提供核心支撑。
在核能安全领域,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的《基于TRIZ理论的核聚变双密封门技术》攻克了托卡马克装置在高真空、强辐照环境下的密封难题,其“时空解耦”协同密封结构与梯度化动态密封体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应用于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预计未来五年产值超亿元。
此外,人工智能领域涌现出《慧投-投标AI辅助系统》《“心智慧”情感赋能型养老伴侣机器人》等创新项目,展现科技赋能社会服务的多元可能。
本届大赛自今年5月启动项目征集以来,全市青年科技工作者参赛热情高涨,经联办单位推荐、大赛组委会审核,有效参赛项目135个,其中包括了马鞍山、滁州、淮安、溧阳等南京都市圈城市的参赛项目,有效促进了南京都市圈城市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记者了解到,参赛者中,研究生、博士、高级技术人员占比较高,部分选手还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的经历。同时,大赛还吸引了在校大学生组团参赛。
大赛设立了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生命科学、新材料和现代农业5个参赛领域和创新方法运用共6个组别。比赛将分成2天完成。第一天是信息技术、装备制造和生命科学赛道的比赛。其中,在服务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基于视觉语义理解与大语言模型的低空智能导航系统》等项目。第二天,还有新材料、现代农业、创新方法赛道的比赛。今年创新方法赛道报名项目达17个,创双创大赛设立以来报名数新高。
大赛评委由我市有关学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中聘请的科技专家、创业投资专家、科技企业家等担任。参赛人员通过实物(或模型)展示、视频播放、PPT等形式进行项目展示,并就评委提出的问题进行答辩。每个项目13分钟(8分钟路演+5分钟提问、计分、点评),所有选手均可现场观摩比赛。
南京夜生活/紫牛新闻记者 徐媛园
校对 石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