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迎峰度夏能源保供的关键时段,由南京鼓楼企业、朗坤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基于云边协同的火电安全生产管控数字化平台”,正保障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稳定高效运转。
国电电力基于云边协同的火电安全生产管控数字化平台”大屏
云边协同筑防线 智能预警护安全
“1号机1B引风机失速预警,请及时确认处理!”国电电力上海庙电厂集控室内,系统发出一条清晰语音播报。值班长立即查看平台推送的故障诊断报告,按照系统所生成的处置建议迅速操作,成功避免了一起非计划降负荷事件。
朗坤智慧项目负责人介绍说,该AI平台开创性地构建了“集团统筹、云边协同”的智慧管控全新模式。云端“大脑”凭借强大的算力,对全局进行智能优化并作出科学决策;边缘“末梢”确保实现毫秒级的实时响应。二者协同运作,如同精密高效的“导弹防御系统”,实现风险预感知与预干预,防患于未然。
值得一提的是,该平台整体技术已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在实际应用中,不仅能有效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升设备运行效能,还能显著降低能源消耗,助推“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
“云边协同”安全生产管控平台架构
模型协同破壁垒 数据驱动提效能
“大模型+小模型”的深度协同,是平台最核心的技术突破之一。
在国家能源集团发布千亿级电力大模型“擎源”后,朗坤智慧创新融合大模型的深度分析与小模型的快速诊断优势——小模型如“专科医生”,精准定位设备故障;大模型则像“智能导医台”,调用庞大知识库智能推荐处置策略。通过两者协同,大幅提升系统在运行安全、设备可靠与经济优化等方面的赋能效果。
国电电力生产技术部主任温长宏表示,平台打破了以往电厂管理“条块分割”的组织壁垒,率先实现了行业突破性的“五升一降”数字化管控目标——全面提升设备可靠性、机组运行水平、安全管控水平、专业技术管控水平、生产成本管控水平,降低生产人员的劳动强度。
截至目前,该平台已接入国电电力旗下12家海内外电厂、37台机组。上线以来推动电厂综合煤耗每千瓦时下降0.45克,机组非停次数同比下降38%,成功避免多起非停与非降事故。
机制创新育人才 生态构建谋长远
真正让数据“活起来”、让AI“用得好”,离不开机制创新与人才培育。朗坤智慧不仅提供技术平台,更通过“滴灌式”数智文化培育,助力国电电力打造“人人用AI、人人创价值”的创新生态。通过每月举办模型竞赛、开展专题培训,推动从基层员工到管理团队的AI能力全面提升。
据悉,朗坤研发团队正推动平台向“云边端一体”架构演进,通过智能控制闭环实现更深度的生产自动化,让报警、优化、指导等指令如“毛细血管”般直达设备末梢,全面解放人力。
作为鼓楼区重点培育的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朗坤智慧的成功实践是区域持续优化创新生态、深化“人工智能+产业”融合的缩影。未来,鼓楼区将依托高校科研资源与高新技术企业集群,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支持如朗坤智慧一样的科技企业,突破更多关键领域技术瓶颈,构建协同共生的数字能源生态,在全国乃至国际能源转型中贡献“鼓楼力量”。 通讯员 鼓轩 南京夜生活论坛/紫牛新闻记者 薛玲
校对 陶善工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