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市场监管总局、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南京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质量(南京)大会,将于9月16日盛大启幕。
崇尚质量、精益求精,一直是刻在江苏文化基因里的“精神密码”。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沈海斌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江苏省市场监管部门深入推进质量强省建设,积极打造质量集成服务体系,创新构建质量协同发展生态,走出了一条产业需求引领、龙头企业带动、国际市场对标、金融要素支撑的“品质江苏”实践之路。
中国质量(南京)大会将启幕
绘就质量图谱,筑牢产业发展根基
围绕江苏“1650”产业体系,全省市场监管部门精准发力,通过“增强补短”,将产业发展需求、企业实际要求与质量发展领域追求有机融合。
梳理技术机构检测能力与产业链检测需求 “两张清单”,编制完成覆盖50条重点产业链、3.5万余项质量要素的质量图谱,为产业发展装上“导航仪”。“苏链检”信息平台上线以来,累计对接企业个性化技术服务需求4700余个,有效破解了重点产业 “测不了、测不全、测不准” 的痛点。与此同时,328个 “质量小站” 实现县域全覆盖,为企业提供 “一站式” 服务超 100 万家次,让优质服务直达产业一线,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打造创新联合体,激活质量提升动能
龙头企业是产业链的“排头兵”,江苏通过构建龙头企业引领的质量创新联合体,以龙头企业为链主,构建40个质量发展联合体,让这些联合体成为质量发展中的“中流砥柱”。
以苏州光电产业质量创新联合体为例,通过整个产业链的资源整合和跨界合作,先后攻克深海通信装备系统关键技术、万公里深海传输、万米深海水压和深海长寿命应用三大世界难题。目前,江苏已建立省级质量创新联合体40个,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21条产业链开展质量联动提升,9个项目入选全国百个质量强链重点项目、数量居全国首位,为产业质量跃升注入强劲动能。
深化国际合作,拓宽质量发展空间
认证与标准是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 “通行证”,江苏将质量领域 “软联通” 置于重要位置,统筹推进认证认可“走出去”与标准国际化跃升行动。如今,江苏 “本土化”国际认证服务已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产品 “出海”降本增效;碳标识认证试点拓展至电池、光伏等10个产品,助力企业对接国际贸易新规则;主导制定 ISO、IEC 标准178项,显著提升了江苏产品与服务的核心竞争力及行业话语权,让 “江苏质量” 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光彩。
创新金融支撑,破解企业发展难题
金融是质量生态的重要支撑,江苏省市场监管局联合相关部门推出全国首个省级层面质量增信产品 “苏质贷”,构建起质量与金融良性互动的生态系统。自2022年11月推出以来,已助力2万余家企业获得质量融资1533亿元,规模居全国第一,为企业追求质量提供了坚实的金融保障。
此次中国质量大会在南京召开,为江苏推进质量治理、深化质量合作拓展了新平台。江苏也将以此为契机,把品质江苏的工作推向深入,书写更加精彩的质量篇章。 南京夜生活论坛/紫牛新闻记者 薛玲
校对 石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